非小号app全球三大监管机构示警稳定币概念股午后下跌
的央行”之称的国际清算银行(BIS)提前发布了其年度经济报告的特别章节,并对稳定币发出强烈警告。
BIS认为,稳定币在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这三个关键测试中,仍未达到成为货币体系支柱的要求。特别是在完整性方面存在重大缺陷,主要表现为“稳定币已成为非法利用绕过诚信保障措施的首选”。
在BIS看来,加密资产和稳定币最终将在下一代货币和金融体系中扮演什么角色,目前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此前一天,欧央行行长拉加德在布鲁塞尔出席欧洲议会经济和货币事务委员会听证会时亦对稳定币潜在风险示警,称其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构成风险”。
此外,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亦于6 月23日发文称,稳定币“匿名和便于跨境使用的特性,带来了管控风险特别是反洗钱方面的挑战”,并直言想为稳定币“降降温”。
全球三大监管部门齐齐发声示警稳定币风险,背后是资本市场近期对稳定币的狂热追捧。
在美国,“稳定币第一股”Circle上市仅三周,股价一度涨超750%。截至纽约时间6 月25 日收盘,Circle股价为198.62美元/股,较31 美元/股的发行价上涨超五倍。
Circle是全球第二大稳定币USDC(美元硬币)的发行方,也被认为是稳定币合规运营的代表性企业。
Circle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吃利息”。即每一枚发行的USDC,都有1 美元的法定货币储备支持。Circle将这些储备金存放于安全的短期资产中,如美国银行存款和由贝莱德管理的短期美国国债基金。如此一来,便可以在高利率环境下产生可观的利息收益。
2024年,Circle总营收约16.76亿美元,其中99%(约16.61亿美元)来自USDC储备产生的利息收入。同年,其净利润达1.56亿美元。
在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已成为正式法条,并将于8 月1 日生效,届时香港金管局将开始接受牌照申请。
相关政策进展引发资本市场高度关注。中泰证券研究所日前发文称,稳定币监管制度的确立,标志着美元资产在亚洲市场获得了全新的合法落地通道。从投资视角看,这场变革的核心不在于稳定币本身的涨跌,而在于识别谁能成为新资金流动路径上的“关键节点”。当投资逻辑从“利润导向”转向“路径导向”时,那些具备“接住新路径”能力的基础设施提供商将迎来估值重塑的历史性机遇。
前述中泰证券研究所文章进一步梳理出三大投资主线,分别是链上金融服务基础设施企业、人民币稳定币的制度试点机遇和港币资产的战略性重估。
6 月25 日,国泰海通旗下的香港子公司国泰君安国际(1788)公告称,已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可将现有证券交易牌照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以及在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基础上提供意见。
前述公告发布后,市场将国泰君安国际定位为首家可提供全方位虚拟资产相关交易服务的香港中资券商,进而引发一轮以国泰君安国际为首的券商股上涨潮。
6 月25 日当天,国泰君安国际股价上涨近200%,带动香港中资券商指数单日大涨11.75%,A股券商板块也全线走强,国盛金控、天风证券、湘财证券等个股涨停。
据香港证监会披露,目前获批可通过综合账户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机构共计40家。除了最新获批的国泰君安国际,还有天风证券旗下天风国际、东方财富旗下的哈富证券、富途证券(香港)、盈透证券、中国中期证券、众安银行等。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球多个监管机构密集提示风险,稳定币概念股亦相继走弱。美东时间6 月25 日,Circle跌超10%。6 月26 日,国泰君安国际早盘一度冲高涨超70%,随后股价快速下跌,午后股价翻绿。截至下午3 点,国泰君安国际股价已下跌4%左右。同时,众安在线等多只港股稳定币概念股下跌,众安在线%。
BIS报告称,稳定币在代币化方面展现出一些前景,但在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这三个关键测试中,仍未达到成为货币体系支柱的要求。
所谓货币单一性,即货币相对于记账单位的价格固定为1 。BIS认为,稳定币“就像19世纪美国自由银行时代流通的私人钞票一样”,由于它们缺乏央行提供的结算功能,其交易汇率经常变化,从而破坏了单一性。它们也无法履行银行发行货币的“不问任何问题”原则。
在弹性方面,稳定币通常由名义上等值的资产支持,任何额外发行都需要持有人全额预付款,这种严格的预付现金制度,在系统运行需要时没有杠杆空间。与之相比,银行可以在监管限度内弹性地扩张和收缩其资产负债表。
特别的,BIS认为,在维护货币体系的完整性方面,稳定币存在重大缺陷。支付体系的完整性突出体现在其建立诚信保障措施来打击欺诈、金融犯罪和非法活动融资。“作为无边界公链上的数字不记名工具,稳定币已成为非法利用绕过诚信保障措施的首选。”BIS报告称。
此外,稳定币还引发了一系列担忧,包括:稳定币发行方承诺的价值稳定与其商业模式之间存在内在矛盾;货币主权的丧失和资本外逃风险,尤其是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而言;稳定币继续增长可能构成金融稳定风险,包括安全资产抛售的尾部风险等;稳定币风险向传统金融系统外溢,比如银行发行的稳定币可能带来新的风险等。
拉加德认为,稳定币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构成风险”。这些资产并非总能维持其固定价值,从而损害了其作为支付手段和价值储存手段的效用。此外,用于支付和储蓄的存款可能从银行转向稳定币,这可能会对货币政策通过银行的传导产生不利影响。
拉加德认为,稳定币必须受到完善的监管,尤其在其跨国界运营时。目前,欧盟通过《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构建了对稳定币的监管框架,但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主要司法管辖区仍在努力建立自己的监管框架。
拉加德特别提到,当前最大的稳定币发行商Tether(泰达公司)的发行方位于萨尔瓦多,该国没有任何针对稳定币的审慎监管框架。“这种碎片化的做法阻碍了全球公平的竞争环境,并可能滋生新的风险和系统性脆弱性。因此,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其他司法管辖区的发展,并倡导全球统一的稳定币监管规则。”拉加德称。
同时,拉加德还敦促议员们加快立法,尽快推出数字欧元。在她看来,除了应对稳定币带来的部分风险,数字欧元还将有助于维护欧洲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和货币体系。
在中国香港,余伟文6 月23日以“稳定币的稳妥和可持续发展”为题发文称,虽然乐见公众对稳定币产生兴趣,但也想为稳定币降降温,让大家能较客观冷静地看待稳定币。
“稳定币并不是投资或投机的工具,而是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支付工具之一,本身并没有升值空间。”余伟调,以跨境支付这类应用场景为例,除了稳定币,其他新型支付工具还包括部分央行合作建立的CBDC(即央行数码货币)网络、某些国际银行计划发行的代币化存款、快速支付系统跨境连线等等。这些支付工具各有特点,成熟程度不一,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大程度由市场力量决定。
余伟文称,稳定币是相对新兴的金融工具,既具有传统金融工具的属性,也有其特殊之处,例如其匿名和便于跨境使用的特性,带来了管控风险特别是反洗钱方面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在国际层面互相借鉴监管措施和交换经验,并借此逐步建立跨境监管合作。
据余伟文介绍,二十国集团(G20)辖下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在2023年发布了《全球加密资产活动监管框架》。框架就如何监管稳定币提供了一套指导性的国际准则,而香港的监管制度基本上就是以此为蓝本。
“考虑到稳定币是相对新兴的产物、发行业务所涉及的风险、对用户的保障,以及市场的承载力和长远发展,发牌设有相当高的门槛,我们预期在初阶段充其量只会批出数个牌照。获发牌的稳定币发行人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应用场景,以稳健和可持续的方式营运业务,亦需要与市场参与者建立信任,以使其稳定币具认受性。”余伟文称。
同时,余伟调,进入“稳定币发行人沙盒” 并非将来申请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的先决条件,沙盒参与机构也不必然会获得牌照。
目前,有三家机构正参与“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分别是:圆币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京东币链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渣打银行(香港)、安拟集团(Animoca Brands)、香港电讯(HKT)成立的合资公司。
猜你喜欢
- 06-26非小号公链:构筑数字未来的基
- 06-07非小号“好房子”不等于“贵房
- 05-10非小号NOVA DAO:基于Chronos Chain的
- 06-12非小号南京商旅: 南京商旅202
- 05-16非小号区块链华人力量再迎里程
- 03-27非小号OKX:近期钱包系统例行维
- 06-09非小号波场TRON再创纪录 3亿全球
- 06-25非小号移动支付网早报624:一支
- 06-04非小号推广视频接警!广东公安